《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历史烽烟中的精神灯塔与文明对话
在鄂尔多斯草原的苍茫绿意中,成吉思汗陵如一座白色的圣殿矗立于天地之间。这里并非真正的埋骨之地——蒙古民族的“密葬”习俗让成吉思汗的肉身长眠于未知的草原,但此处安放着承载其灵魂的驼毛与一个民族八百年的集体记忆。成吉思汗陵既是蒙古文明的圣殿,更是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
在鄂尔多斯草原的苍茫绿意中,成吉思汗陵如一座白色的圣殿矗立于天地之间。这里并非真正的埋骨之地——蒙古民族的“密葬”习俗让成吉思汗的肉身长眠于未知的草原,但此处安放着承载其灵魂的驼毛与一个民族八百年的集体记忆。成吉思汗陵既是蒙古文明的圣殿,更是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又一重大贡献。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危机与文明性挑战交织叠加,文化隔阂与价
《中国舞蹈文物动态图谱大系》(下文简称《大系》)日前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这部由舞蹈史学家、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袁禾主编的作品,是中国舞蹈学乃至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又一创新成果,系统构建了中国身体语言的历史谱系与当代转化路径。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51个国家的61名青年汉学家,字里行间满是赞赏与期许:“得知你们喜欢中文、热爱中国文化,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我对此表示赞赏。”这封跨越山海的信,不仅拉近了中外青年的心,更凸显汉学作为中外文明对话“青春密码”的价值
你低头刷手机,屏幕里蹦出第127条“爆”:战争、裁员、天灾、八卦……指尖越划越快,心却越划越空。
11月12日,《诗意园林城—苏州古典园林艺术展》在新加坡植物园开幕,英文宣传片《诗意的栖居》同步上线,以国际视野讲述东方园林之美,迅速引发当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今年正值中新建交35周年,此次展览系苏州古典园林与新加坡植物园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首次跨域联动,以东方园
近20年来,中国学在西班牙语国家进入日益成熟、多元发展的阶段。西班牙、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相继设立中国研究中心,开设相关学位课程,学术出版和国际交流不断增多。从最初以语言与历史为主的探索,到如今涵盖政治、经济、法学、国际关系、传播
在历史研究的长河中,世界史与全球史的概念常常引发学界探讨。《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一书由葛兆光主编,为读者开启了重新审视世界历史的大门。本书认为全球史打破了传统世界史将各国家、各区域历史简单罗列且多以欧洲为中心的局限。通过中国学者的视角,本书努力呈现全球多元文明
在亚美尼亚与中国的文明交流史上,戈尔·赛格桑是一个闪亮的名字。作为埃里温布留索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他以二十余年的对华交往亲历,从吉林大学的求学生涯到孔子学院的深耕细作,始终践行着“研究中国,必先走进中国”的朴素真理。他不仅是两国文明对话的桥梁,更以其深
10月29日,由《公益时报》社发起主办的“公益守望计划·与文明对话——商业公益领袖π对”活动第二站来到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安信)。本次活动以“守真相与专业、望破圈与共生”为核心理念,聚焦“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慈善行业网络安全防护”主题,来自中国
10月16日,由《公益时报》社主办的“公益守望计划”系列之“与文明对话・商业公益领袖月度π对”首站活动,在北京值得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值得买科技)举行。本次活动以“探索科技向善的力量”为主题,汇聚了数十家知名公益机构与科技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科技赋能公益
当考古学家的铲子在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土地上轻轻划过,那些沉睡了四千年的黑色陶器碎片重见天日时,一个关于文明起源的宏大故事开始被重新书写。这些被称为"蛋壳黑陶"的精美器物,薄如纸、黑如漆、亮如镜,代表着中国史前制陶工艺的巅峰水平 。而在遥远的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那些
自1988年定居厦门,美籍学者潘维廉(William N. Brown)扎根中国三十余载,长期致力于跨文化沟通与教学。在近日举行的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上,这位自称“老内”(外表是老外,内心是中国人)的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接受中新社“东西问”
在艺术的星空中,娄德平是一颗跨界闪耀的星辰。从徐州的书香门第到东北的煤矿巷道,从笔墨丹青到万首俳句,从东方故土到世界舞台,他的人生轨迹如一幅跌宕起伏的长卷,每一笔都浸透着对文化的赤诚与对生命的参悟。
天汉二年秋,长安诏狱。46岁的太史令司马迁趴在冰冷的草席上,腐刑的伤口让他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剧痛。
说实在的,一场聚焦800多年前理学思想的学术大会,竟能吸引近200名海内外学者、朱子后裔和国际儒学联合会代表齐聚福建南平——这事儿本身就值得多看一眼。就在今天(2025年10月18日),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正式开幕,会期两天,同步举办第四届考亭论坛。主办方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10月18日在福建省南平市举办。大会以“发扬朱子文化时代价值,促进全球文明互鉴共生”为主题,深入落实“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践行四大全球倡议,推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种积淀,长期浸润于人的内心,生生不息。这其中又伴随着一次次的继承、整合与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朱子文化的传承发展打开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和创新空间。围绕“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福建先后举办了三届考亭论坛、两届武夷论坛,并与中
当朱子文化的千年智慧遇见全球文明的多元碰撞,一场注定惊艳的文化盛会即将在南平拉开帷幕——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第四届考亭论坛),10月18日至19日,邀世界共赴“理学圣地”之约!
2025年的金秋文艺舞台可谓精彩纷呈、流光溢彩。从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的科技与传统碰撞,到国家大剧院的中外经典交响,再到文坛对时代与个体的深度叩问,正奏响一曲跨越时空的三重奏。文艺创作既扎根文化沃土,又敞开对话之门,更锚定大众需求,勾勒出当代文艺的精神图谱;